在中国的大学界,有这么几所大学充当着“门面担当”的角色,不过人家可不仅靠脸吃饭,还是响当当的名校,是传说中的“别人的学校”!考研党们,这里有你想去读的学校吗?额…似乎feel到了学渣们受到的一万点暴击……
❖四川美术学院
颓废美与现代感
川美给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黄桷坪老校区的涂鸦楼,这几座原本要被拆迁的老居民楼,因为川美师生对它的涂鸦,不仅被保住,还注入了生气和商机,是艺术改变了生活!
川美新校区(虎溪校区)则能带给人满满的设计感,废墟感、复古美与现代主义交融,有种时空交错的感觉。给人一瞬间仿佛漫步于古罗马建筑的遗址中的错觉……
路边的骷颅头雕塑尽显荒诞美,红砖贴面的教学楼,风格线条粗野,很像一座旧厂房,有些颓废感,转角处的涂鸦又为建筑带去了活力。荒诞与颓废,当代与明亮感穿梭在这座校园的风格中。
校园内的罗中立美术馆建筑风格新潮酷炫,简直颠覆了美术馆在很多人心中的印象!这座建筑作品出自于罗中立、郝大鹏等著名艺术家之手,外墙瓷砖虽都为废旧材料,整体却呈现出满满的活力,是中国当代建筑的杰出代表之一。
❖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
江南烟雨中
国美可是小漫君心心念念的理想国度!象山校区出自建筑大师王澍之手,建筑整体为大线条、大块面、青灰色。窗户、砖瓦的摆列疏密有序!颜值可以排在八大美院之首。
这座带着时间的象山校园,建筑占一半,自然景观占一半。校园中心是葱郁温婉的象山,山脚下一弯流水,10座已完工的建筑像书法笔触一般顺着水势面山而建,建筑群随山体扭转、断裂。南方民居中常见的砖、瓦、檐、竹、木,让王澍的建筑充满了江南的灵性。整个象山校区的建筑,片片鳞瓦,铺陈栉比;重重密檐,错落有致。
王澍对传统的运用并不拘泥,所有的合院都不是闭合的;在有的院子里,王澍把面山的一面彻底打开,而在图书馆这处院落里,围合处会有一个缺口,种上一棵树。王澍说,等树长大,学生们会在树荫下看书。
❖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
矶崎新作品
央美校区由吴良镛先生设计,色调为深灰色,院落式的布局营造出沉稳的氛围。而中央美院美术馆则由日本建筑大师矶崎新设计,风格既与校园整体风格一致,又不失作为一座当代美术馆的先进性和设计感。
美术馆呈微微扭转的三维曲面体,青灰色天然岩板幕墙,看上去犹如穿山甲坚固的盔甲。美术馆的内部中间没有立柱,形成大面积通透辽阔的展厅,采光利用壳体的一个水平剖面形成类似月牙形合三角形采光顶,以自然采光满足对光线的要求。
❖汕头大学
每一座建筑后面都有位大师
除了汕头大学这个名字,她还有一个花名“高校建筑之花”,这座大学的建筑背后美籍华人设计师林璎(林徽因侄女)、台湾诚品书店的设计师陈瑞宪、北京鸟巢设计师雅克·赫尔佐格与皮埃尔·德梅隆、张叔平等等大拿。
汕大医学院的大楼也是个性十足,建筑从理性排列功能用房出发,各功能竖向环绕着一个中央空间堆叠,形成学术环,衍化出建筑独有的个性。
❖同济建筑城市规划学院C楼
关于隐匿
C楼位于一个被人遗忘的角落,于是设计者极力揭示关于“隐匿”的潜力。这是一个相对简单的建筑,无关乎什么宏大主题,它的主要内在诉求就是解决问题,并体现出实用与高效。对流线与分布确立了如下原则:不同使用空间的相对独立;交通空间与交往空间的复合;休闲空间中的景观与生态环境的创造。
在咖啡厅或是找个角落看看书、做一点设计,享受一下阳光,作为学生,真的太幸福了!
有你的母校吗?
你还知道哪些颜值超高的大学校园?
来评论区和大家分享吧~
·THE END·